◆支持——对学生的批判性思考、学生为本、师生彼此间的尊重以及良好而充分的人际交流予以充分的支持;
◆氛围——创设团体认同感、集体责任感以及鼓励独创性的氛围;
◆标准——制订明确而可行的标准,相信学生能够达标而且达标的方式可以各不相同;
◆环境——提供师生员工在精神及身体上都能感到安全而愉悦的场所。
中美两国人心目中的好学校标准虽然有一些共性的成份,但差异之处也是很多且明显的:
差异之一,美国的标准对学校的“软件”系统颇为关注,而中国的标准对学校的“硬件”系统更为重视;
差异之二,美国标准的评价重心在于学生在一所学校当中的成长过程——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,中国标准的评价重心更多的是学生在一所学校能取得的结果——升学率。
(摘自网络)